佳美的脚踪丨07.林光大牧师发表时间:2023-03-05 19:48作者:文/黄伟光牧师 【箴1:7】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,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。 编辑/校对/发布:基督教爵溪教堂新媒体事工 欢迎投搞:微信ABC215074413 文/黄伟光牧师《佳美的脚踪》 林光大牧师,1895年出生,祖籍宁波鄞县,幼年读过私塾,青年时在苏州一家银楼店工作,工作期间患上肺结核,这是当时难治的重病。「有人把福音传给他,信了耶稣,感谢主的恩典,经祷告使他恢复健康。为报主恩,他进入当时称“偕我公会”的教会参与侍奉。后来 “偕我公会”与“圣道公会”合并,又归入“循道公会”,他成了一名义务传道员。」并接受了神学函授和圣经培训,在循道公会宁波教区牧长的关怀下,1936年,按立为首批牧师。先后分派在镇海小港、鄞县横溪、梅墟、上虞西华、奉化松岙等地教会牧会。
1938年,林光大牧师被分派到象山贫困的西乡墙头教会牧会,1939年调到象山东乡涂茨教会牧会,达8年之久。林光大牧师在涂茨牧会期间,因教堂建在山坡上,信徒去教堂聚会很不方便,他动员信徒开通南北两条小路直至教堂。他在工作时一边传扬福音,一边开办夜校为农民扫盲,组织青年文艺和社会公益活动,深受群众欢迎。1948年,宁波教区把他调回宁波梅墟教会工作。
解放前,传道人的工资都是外国差会承担,林光大牧师在象山牧会正是抗日战争时期,教会的财政来源中断,当时的教会信徒不多,信徒生活也都非常艰辛,他的工资无处着落。他要坚守传道岗位,必须要凭着信心,克服生活困难。他家人口众多,有五个儿子,为了生活,除了教会圣工外,他开始做点小生意,从宁波买些旧衣到农村去卖,从中得到微利。但那时社会混乱,做了几次后,有一次被强盗抢劫,差点丢了性命。他经商不利,开始租地耕种,租了旱地2亩,利用业余时间种红薯杂粮弥补粮食的缺口,但那地水土流失严重,收获寥寥无几,实在艰难的时候,只能买些发霉的红薯干充饥。在这饥寒交迫的生活中,他仍然重视家庭教育,每天晚上举行家庭礼拜,常用耶稣的话对儿女说: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话。在这兵荒马乱的艰难环境中,他的大儿子也得了肺结核,21岁英年早逝。后来9岁的四子感染白喉而死,他的妻子因丧失二个儿子,过度忧伤耳聋失聪。三子林学进11岁去当学徒。但他仍坚持在教会里做牧养工作。1949年因病退休,1951年安息主怀,享年57岁。
人人作门徒 人人带门徒 人人传福音 ▼ 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 作者黄伟光牧师:1950年出生,从小受虔诚祈祷的传道义工黄德堂先生信仰的熏陶。文化程度:大专,神学:金陵神学院函授科结业,浙江神学院进修。曾任田洋湖教会负责人,象山基督教三自会常委,副主席,象山县基协副会长,会长,宁波市基督教两会常委。 |